1.逯长春. 中国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核心价值、逻辑原点与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5,(13). 2.逯长春,叶媚. 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超越与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5,(02). 3.逯长春,唐雯雯.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31). 4.逯长春,谢登斌. 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六重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24,45(04). 5.逯长春,何高翠. 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其镜鉴[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22(06). 6.逯长春,梁少伶. 高水平大学举办职业师范教育的价值意蕴、实践遮蔽与推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08). 7.逯长春. 中等职业教育导向的时代转变:从“就业”到“就业与升学并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9). 8.梁少伶,逯长春. 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纽约州立大学海事学院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3,7(02). 9.王屹,逯长春.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政策与行动:十年回顾与前瞻[J].当代职业教育,2023,(03). 10.逯长春,王珏.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关键点、挑战与应对策略[J].成人教育,2022,4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