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第二届职业・劳动・技术教育国际会议暨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职业教育学术创新论坛在江苏徐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教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承办,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三十多所高校与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及80余位研究生齐聚一堂。我院陈良院长率队参加本次论坛,并应邀在主题报告环节作主旨发言,受到广泛关注。

会议现场
陈良院长以《困境与突破:数智时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融合》为题,紧扣当前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时代背景,围绕数智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变革需求,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的现状、困境与破局之道。

我院陈良院长作主旨发言
陈良院长在发言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连续发布《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等多项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理念、学习方式与治理模式的全面变革,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的能力和责任意识。数字技术正成为推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力量。面对这一背景,陈良院长强调,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融合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育人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变革。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亟须以信息技术为驱动,推进四个方面的转型:
一是推进教学模式变革,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项目化、任务型、情境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协同发展,形成常态化的技术应用生态,真正实现教育与技术的“双向奔赴”。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字化赋能不仅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需要教师具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课堂与实训的能力。陈良院长呼吁各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数字技能培训,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中的全面应用。
三是加强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他特别指出,教育技术不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促进资源共享与优质教学供给的重要平台。要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技术研究,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与评价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信息技术驱动的协同创新。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转型应结合产业需求,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拓展数字技术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场景,增强教育与产业的适配性,提升育人质量。
陈良院长的报告深入浅出,紧贴国家政策导向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既有战略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赢得与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的广泛认可与热烈反响。

我院陈良院长和宾恩林老师参加会议
本次论坛汇聚了多位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经验—危机应对—本土探索—技术赋能—融合路径”展开了精彩纷呈的交流讨论。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智能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分享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思路。
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理念,积极参与全国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服务职业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